首篇,先來探討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佛教文獻。

佛教經典中有不少曾言釋迦牟尼佛是在衪母親右肩膀下誕生,並有天人來迎接,祂並行走七步,足下都生蓮花, 

一手指天,一手指地,宣說: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」。 

 

(一) 長阿含經 卷1〈大本經〉 T01, p0004c 
佛告比丘。諸佛常法。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。從右脅出。專念不亂。從右脅出。墮地行七步。無人扶侍。遍觀四方。舉手而言。天上天下唯我為尊。要度眾生生老病死。此是常法。爾時。世尊而說偈言 
  猶如師子步   遍觀於四方 
  墮地行七步   人師子亦然 
  又如大龍行   遍觀於四方 
  墮地行七步   人龍亦復然 
  兩足尊生時   安行於七步 
  觀四方舉聲   當盡生死苦 
  當其初生時   無等等與等 
  自觀生死本   此身最後邊 
佛告比丘。諸佛常法。毗婆尸菩薩當其生時。從右脅出。專念不亂。二泉湧出一溫一冷。以供澡浴。此是常法。爾時。世尊而說偈言 
  兩足尊生時   二泉自涌出 
  以供菩薩用   遍眼浴清淨 
  二泉自涌出   其水甚清淨 
  一溫二清冷   以浴一切智 

時至今日,對於這份經典中的內容有許多人會提出質疑,認為文獻有誤。

其一、這樣一般極其特殊的孩子,怎會沒有被處決掉?留著這樣一個怪胎來成為繼承者?

其二、天上天下唯我獨尊?一個多麼狂妄自大的意念與說法,即使他真有能力,又何必搞一些把戲來唬弄世人?

 

針對此二點,筆者願就淺薄所知稍作解釋。

首先,悉達多(釋迦牟尼佛之名)雖出生就異於常人,但他是皇子,這是他出生即具有的身分,因此並不會馬上被處決(進行捨棄等動作前會先縝密思考),此外當時有一個雪山邊有一個修行聖人,叫阿私陀仙,他看到天空的瑞兆,立刻出發到了皇宮見初生太子,並告訴王說,這孩子若不成為一名統理的賢王,就會成為一切圓滿智者。而他甚至悲傷淚流,因為在他有生之年沒辦法聽到佛陀的教誨。

若就今日觀點來看,會覺得這孩子仍舊怪異阿!但是仔細思考,這孩子怪異之處是否都是正面的內容?甚至有當代的聖(一說為仙人)為他說話!

只要是自己的孩子,為人父母的都會希望他是美善的,而悉達多雖然異於常人,卻展現諸多瑞相,那王又怎麼會把這樣一個應會有諸多成就的孩子丟掉呢!就算是以今日觀點來看,有殘疾的孩子父母尚且希望拯救,那就更不用說悉達多的特殊情況了。何況佛陀本就是已成就者(再來的菩薩),幾乎世上所見聖賢出生都有異相,而那種異相其實也很「平常」,例如耶穌基督的出生,不也有著相同之道理?

至於第二點,關於佛陀狂妄自大的說法,筆者必須說這是大家對佛法的不了解。任何一個學說會遭受批評討論是應該且一定的,筆者一開始也曾提出這個質問,直到對佛法有稍微深入了解之後才斷除偏見。

「天上天下,唯我獨尊。」此「我」可是我們所見之自己?並不是這樣的,若我們執著在語言文字上,是無法參透其道理的。

然而若不透過語言文字來說,又有許多道理沒辦法被世人了解,而且不同人的領悟力又不同,就像對幼稚園孩子說大人的話他是無法全面了解的,所以針對這句話,筆者只能盡我所能去解釋。

天上天下,指的是整個世界,這裡筆者用了世界兩個字,但其實他包括了宇宙萬物,以及無邊無盡的一切,包括你所認識的親友、你所知道的國家、你所看到的山河大地,你所聽過的宇宙與星空,甚至是尚屬未知的一切,因為在語言中很難找到一樣的東西去解釋,所以悉達多只用天上天下來論。

而「我」其實也是指眾生,眾生就如同大海中的泡沫一般,大海是本體,泡沫是它本就會產生的東西,大海沒有思考,但泡沫依舊產生。所以真要說泡沫是甚麼,它似乎是自己,但仔細細想原初,眾泡沫不過就是海而已。因此,你是你,我是我;但你其實也是我,我也是你,哪有分別呢?這句話不過是表露了眾生皆有佛性罷了,這就是一句開悟的話!是大家執著於「我」這個字,才會產生對此文獻的偏見,參透其中的道理,自然不會感到疑惑。

筆者自己也還在修行之中,修行的管道有很多中,行善也是一種,但筆者相信有許多觀念是修行者可能有問題卻找不到解答的,所以願和大家一起分享並求進步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唯我獨尊 佛教史
    全站熱搜

    佛學探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